車輛行駛久了自然會碰上一些零件損耗的問題。
以底盤系統來說,當零件出現損耗時,對車主來說最容易先感受到的就是惱人的異音。
本次車輛入廠,車主反映車輛行駛時後方一直聽到吵人的扣扣聲。
車輛行駛久了自然會碰上一些零件損耗的問題。
以底盤系統來說,當零件出現損耗時,對車主來說最容易先感受到的就是惱人的異音。
本次車輛入廠,車主反映車輛行駛時後方一直聽到吵人的扣扣聲。
每到夏天都是修空調系統的熱門時段,只要冷氣不冷,哪怕是開窗也會熱到讓人受不了。
通常空調異常大多都是壓縮機故障或是冷媒不足,導致冷氣出風溫度過高,但也有少數情況是冷氣完全不出風。
之所以會這樣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為鼓風機損壞,或是鼓風機控制晶體故障所導致的。
自從BMW F系列上市以來已經過了蠻長一段時間了,漸漸地也開始出現一些多數車系都會發生的通病。
就以F20 1系列、F25 X3、F48 X1、F45 2系列,以及 F54 F55 F56 F60 MINI車系來說,以上這幾種車型常會碰到排檔桿故障的問題。
因為排檔桿座內部零件瑕疵,導致過了一定年份的車輛容易碰到停車入P檔後,車輛熄火時儀表板上亮起黃色的請防止車輛滑動的故障燈。
每當夏天來臨就是修冷氣的熱門時間,尤其今年的夏天氣溫非常高,萬一車輛的冷氣故障,肯定是讓駕駛沒辦法長途開車。
車輛的空調系統故障大部分都是因為冷媒的管路壓力異常。
造成壓力異常的原因大多都是管路內的冷媒不足,或是壓縮機損壞。
只要車輛行駛久了,自然會碰到消耗性的零件需要更換。
較常碰到需要定時更換的零件,例如像是引擎的外皮帶、引擎的空氣濾網、車輛的冷氣濾網,以及煞車的來令片與煞車碟盤。
每隔一定的里程數,這些零件都需要做更換,確保車輛維持在良好的狀態。
車輛正常行駛下,每到一定的里程車輛都需要進行固定保養。
保養的內容除了機油與機油芯更換之外,還有其他例行檢查的項目。
此外,按照車輛當前里程數的不同,會依照當前車輛的狀況另外追加更換其他油品與濾網,像是變速箱油、變速箱油濾網、差速器油、加力箱油、空氣濾芯、冷氣濾芯 。
不管是哪種車型,只要車輛行駛久了總是會碰到水泵浦故障或是漏水的問題。
以 BENZ W205 車系來說,C250與C300的水泵浦會因為歐、美規車型而有所不同。
歐規的 W205 C250、C200 引擎的水泵浦是電子式的,而美規 C300 則是使用傳統引擎皮帶帶動的機械式水泵浦。
以BMW來說紮實的底盤與操縱性一直都是它的賣點,但是再怎麼好的東西總是有一定的使用壽命。
當底盤的零件出現損耗時,對車主來說最先感受到的就是惱人的異音。
本次車輛入廠,車主反映車輛行駛時前方一直聽到吵人的扣扣聲。
不管是日系還是歐系車輛,引擎水溫都是行車時需要注意的一個重要項目。
以 BENZ X253 GLC250 為例,當引擎的冷卻水位不足或是引擎溫度過高時,儀表會自動亮起警示燈,警告車主目前車輛異常需要盡快檢查車輛。
本次車輛入廠,車主表示行車時儀表亮起引擎冷卻水位不足以及引擎溫度過高的警示燈。
不管是哪種引擎,當引擎運轉時都需要機油去潤滑,此外引擎的正時系統也需要機油的油壓來推動調整器。
因此當機油不足或是壓力過低時,儀表都會跳出警示訊息,請車主立即停車熄火,避免引擎內部因為潤滑不足造成零件磨損甚至是損壞。
本次車輛入廠,車主反映車輛行駛時會跳出機油壓力不足的警示訊息,但是熄火後隔一陣子再發動訊息就會消失。
BENZ 在 W117、W176 這種配置橫置引擎的車系上設計了全新的四輪傳動系統。
為了讓行車電腦可以依照車輛目前行駛的需要將動力按比例分配到前、後輪上,在後差速器上設計了多片式離合器片組。
雖然這樣的設計讓車輛在任何的狀況下都能穩定行駛,但是當車輛行駛的里程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因為設計較傳統的差速器複雜,後差速器內部容易因為離合器片磨損導致接合力道異常,或是軸承齒輪磨損,造成後方出現異常抖動或是異音。
導致引擎無法發動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像是曲軸位置感知器損壞、引擎或是變速箱電腦故障、汽油泵浦損壞、電瓶沒電,這幾項原因。
除非是電瓶沒電,不然碰到引擎發不動的情況就只能乖乖坐吊車進廠維修檢查。
本次車輛拖吊入廠,車主反映車輛行駛途中突然熄火,靠路邊停下後,嘗試重新發動車輛好幾次都無法成功。
自從 BMW 開始使用 N20 引擎已經過了一段蠻長的時間了,漸漸地有不少零件開始需要更換。
因為零件本身材質的問題,這幾年不少車主都開始碰到正時鍊條拉長或是正時鍊條的導板脆裂的問題。
本次車輛入廠實施預防性正時鍊條更換,通常正時鍊條的壽命約在10到12萬公里,因此只要在本廠進行保養都會順便檢查正時鍊條鬆動的程度,若是過於嚴重會提醒車主盡早更換,避免行車時突然發生鍊條鬆動或是正時齒輪跳齒的狀況,造成更嚴重的損壞。
以煞車系統來說,比起早期的車輛,現在的系統功能越來越多。
為了讓煞車電腦能清楚地判斷車輛目前行駛的狀況,各大車廠除了在四個車輪上安裝輪速感應線之外,在車體上也會安裝搖擺感知器、陀螺儀來判斷車輛是否是穩定直行或是旋轉打滑。
只要車輛行駛時間久了,這些電子感應器自然會有壽終正寢的一天。
科技日新月異,現在不只是歐洲車輛,甚至連日系品牌的部分車型都配有電子手煞車。
與過去的傳統拉線式手煞車不同,現在的電子手煞車機構大多都是跟後輪的煞車分邦做在一起。
當啟動手煞車功能時,手煞車機構內的馬達會鎖緊後輪的來令片,讓後輪無法轉動,來達到手煞車的效果。
BENZ 在 W117、W176 這種配置橫置引擎的車系上設計了全新的四輪傳動系統。
為了讓行車電腦可以依照車輛目前行駛的需要將動力按比例分配到前、後輪上,在後差速器上設計了多片式離合器片組。
雖然這樣的設計讓車輛在任何的狀況下都能穩定行駛,但是當車輛行駛的里程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後,因為設計較傳統的差速器複雜,後差速器內部容易因為離合器片磨損導致接合力道異常,或是軸承齒輪磨損,造成後方出現異常抖動或是異音。
潮濕的梅雨季又到了,只要碰上一連好幾天的大雨之後,容易接到車主反映車內積水的電話。
因為車輛長期使用,導致車體上的排水孔容易出現橡皮老化或是堵塞的狀況。
當大量的雨水沖刷車輛,自然就發生雨水滲進車內的狀況。
以BMW來說,N47柴油引擎其實設計得非常耐用,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毛病。
只不過再怎麼耐用的引擎,還是會有不少消耗性的零件,當使用時間久了還是需要做更換,像是正時鍊條就是最出名的問題之一。
本次車輛入廠,車主反映行駛時突然聽到碰的一聲,儀表上接著亮起異常的紅色電瓶警示燈。
車子過了一定的年份後自然會需要更換不少消耗性的材料。
這些需要更換的大多都是以橡膠或是塑膠為主要材質的零件。
本次車輛入廠,因為先前保養時有發現傳動軸的六角象皮破損,因此安排時間入廠更換。
為了提高行車時的舒適度,在BMW的車系上有些車型會提供氣壓避震器的選配項目。
傳統避震器與氣壓避震器的差別在於,傳統的金屬彈簧被可以填充空氣的氣囊替代。
這個好處在於車輛可以依照當前行駛的狀況來調整車身的高度以及避震器的硬度。